
近年来,汝城县土桥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村规民约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村民主体作用,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紧迫的问题,让村民真正成为村庄建设和乡村治理的主人,实现了投入小、事办好、可持续的目标。
汝城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彤:在我脚下是汝城县龙潭桥村的一条乡间小道,道路长200多米,不过整条道路的建设(花费)不到5万元,能够低成本、高效率地完成道路建设,秘诀就在汝城县的“六靠”工作举措推动乡村振兴。
“六靠”,就是“推进靠党建引领、管理靠村规民约、建设靠投工投劳、材料靠就地取材、投入靠增减挂钩、持续靠产业支撑”,这是我县为乡村振兴想出的好办法。土桥镇龙潭桥村在修建这条乡间小道时,地砖、鹅卵石大多都是村民旧房拆除时,剩余的建筑材料用于道路修建,然后依靠村民们主动投工投劳,用最少的钱,办更大的事,工程建设成本减少了60%以上。
土桥镇龙潭桥村支部书记 欧永成:我们出台这个工作举措对乡村振兴起了很大的作用。
致富奔小康可不能坐享其成,要靠大家的共同奋斗。在龙潭桥村的这片田间地头,记者见到了正在耕作的朱林兵夫妇。怎样改变家庭穷困的窘境,他们曾经是一筹莫展。
土桥镇龙潭桥村脱贫户 朱林兵:他们提出来叫我说,反正我们村里面也有那么多田土,你不如搞点苗木、再就是种点水稻,或者发展产业,种植生姜。
产业做起来了,年收入突破了二十万元。朱林兵干劲十足,接下来还有了更大的想法。
土桥镇龙潭桥村脱贫户 朱林兵:我们富了也要带动一部分人富,我们不能忘本,今后我准备带动我们这些周边的群众抱团,把生姜这个产业搞成产业化。
在黄家村,依靠实施村规民约,形成了人人遵规守约、共建文明新村的良好风尚。黄家村村支两委将在村民家中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整理,把村民集中反映的规范建房、畜禽圈养、卫生评比、民风民俗等提议作为主体框架形成村规民约。
土桥镇黄家村村民 黄峰:以前村里面的红白喜事都喜欢大操大办,村民都喜欢讲排场、讲面子,通过村理事会的宣传引导,我们村规民约也有规定,这样大大节约了我们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。
汝城县土桥镇副镇长 黄义华:(村规民约)实施以来,乡风更加文明了,邻里更加和谐,村里的矛盾纠纷少了。
责编:何慧
来源:汝城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全文发布
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
勿忘!这些数字,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
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
关于越南,一图了解→
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
总书记上海行|记者手记: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
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
下载APP
分享到